瞭望|安徽蚌埠:新“珍珠”奋力站“C位”

时间:2022-10-01 23:09:14 | 浏览:471

抓住风口机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是蚌埠市在洞察科技、产业变迁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答好“C位之问”,要把“干在当下”作为“谋在长远”的前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躬身实干、埋头苦干、争先快干,让传统工业城成

抓住风口机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是蚌埠市在洞察科技、产业变迁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答好“C位之问”,要把“干在当下”作为“谋在长远”的前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躬身实干、埋头苦干、争先快干,让传统工业城成为低碳生态发展的新“珍珠”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陈尚营

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个小渔村,1911年因一条铁路的开通,收获工业文明之光。古渡乡集一跃成为交通枢纽、工业重地。当地人说,我们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这就是蚌埠。

蚌埠地处皖北,淮河穿城而过,城内建有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雕塑。此地因盛产珍珠又被誉为珠城。

历史上,蚌埠曾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发展基地和皖北地区工业领头羊,生产了安徽省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在安徽早年流传有“合(指合肥)老大、蚌老二”之说。

伴随着老工业基地转型,蚌埠发展步伐放缓,被省内几个兄弟地市超越。在全省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格局中“边缘化”之危,成为蚌埠人的隐痛。“C”,是蚌埠车辆牌照的城市代码,蚌埠如何重回“C位”,全市上下努力求索。

有志争先,不甘人后。新时代带来新机遇,蚌埠人创造新发展:创下世界纪录的0.12毫米超薄玻璃、全球领先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获批建设……

“C位之问”,对于蚌埠这座曾拥有光环的工业基地城市来说,更具深意。

蚌埠市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

老基地的新“双基”

研究一座城市,最好先去其博物馆。

在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是距今7300年的陶塑纹面人头像,这尊出土于蚌埠双墩遗址的塑像因其“神秘微笑”让人惊叹古人工艺之精美。

仔细观察小孩手掌大小的陶塑人头像,可以看到陶土质地中闪烁着云母和石英颗粒的微光。

在淮河边生存的古老人类,已经开始利用当地的石英石矿产资源。“在陶塑和其他陶器里,很多都掺有石英颗粒。”蚌埠市博物馆馆长季永说。

距离博物馆不到10公里,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七千多年后的今天,科技工作者仍然把石英石作为重要的原材料,研究制造各种玻璃。但他们现在研究的玻璃,早已突破几十年前传统玻璃的概念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彭寿说,以蚌埠为代表,中国在新型显示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根本性转变,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蚌埠较为完备的玻璃新材料产业链对企业有着吸引力。2015年,国显科技从深圳迁址落户蚌埠高新区,2020年,企业实现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137.59%。在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一张看似普通的黑色玻璃茶几暗藏玄机。“它是茶几,也是一块电子显示屏。点击茶几桌面屏幕就会亮起来,可以切换出中国象棋、钢琴演奏等娱乐功能。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放在茶几上就可以直接充电。”国显科技副总经理甘明华说。

包括新型显示在内的硅基新材料,正是蚌埠着力打造的两大产业集群之一。今天被称为“玻璃之城”的蚌埠,已建立了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的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产业体系。

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一楼展示厅内,0.12毫米超薄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国内首片高品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在二楼,各种尺寸、颜色各异的发电玻璃是这里的主角。

一块发电玻璃被红色窗帘遮挡,拉开窗帘,连接在玻璃上的三个灯泡就会发光。“在室内或是阴雨天,光照条件差,一样能发电。”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物化检测所副所长王友乐说,这样的弱光发电玻璃,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从以前的普通玻璃,到如今的泛石英材料产品群,蚌埠人有着更远大的目标——打造千亿硅基新高地和世界级硅基制造中心。

聚乳酸制品所代表的生物基新材料,是蚌埠“双基”发力的另一个工业之“基”。蚌埠市已全面掌握从玉米、木薯、废弃农作物秸秆等生物材料中提取乳酸、生产聚乳酸、产生聚乳酸纤维,然后纺纱成锭、聚塑成型、制造成品全产业链。蚌埠在此产业上全面发力:建成国内首条全产业链聚乳酸生产线、生物基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等。

安徽格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均可生产聚乳酸环保口罩50万片,产品具有亲肤、透气、可降解特点。公司总经理章勇说,目前公司利用聚乳酸原料制成成品,延长了产业链条,取得了经济和环保双收益。

2020年11月,北京冬奥组委发布消息,位于蚌埠的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将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生物可降解餐具和相关支持服务。蚌埠,第一次把可降解餐具卖到了奥运会。

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说,蚌埠正在加快硅基和生物基产业发展和应用示范,坚持创新驱动、招商带动“双动并进”,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中心。

工业城的碳中和

今年3月,蚌埠召开了一场“周年成绩单”新闻发布会。2020年2月28日至2021年3月1日,蚌埠市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运营一周年,累计发电超过1100万千瓦时,收益约900万元。

这个示范项目是一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远看它并无特别,走近细看,会发现厂房的外墙和屋顶,使用的都是发电玻璃,上面密布纹路。按项目运营时间25年测算,运营周期内,项目将累计节约燃煤约11.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万吨。

同在今年3月,《蚌埠市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施行,蚌埠成为安徽省首个制定禁塑规定的城市,全市进一步推广使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品。

在蚌埠的一些大超市里,收银台前摆放着一摞规格不同的塑料袋,上面不仅有“生物基可降解”字样,还用大字印刷了宣传标语:“生物降解可替代,绿色发展有未来”。到2021年底,蚌埠预计实现年产40万吨聚乳酸能力,在部分领域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升级是中国制造未来的必由之路。”黄晓武说,抓住风口机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是蚌埠市在洞察科技、产业变迁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

碳达峰、碳中和任重道远,唯有汇聚一城一地的努力,方能达成目标。蚌埠已经在行动,蚌埠市发布了2020年至2035年超低能耗建筑专项发展规划,旨在将蚌埠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光电建筑示范城市,着力实现国内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筑薄膜光伏应用光电领域发展“双领先”。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立纲说,蚌埠在国内第一个“吃螃蟹”,打造了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10兆瓦,“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大幅降低工业能耗指标,使夏季厂房内工作环境温度下降约4到6摄氏度。”

借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蚌埠已打造了市体育中心、市文化馆等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蚌埠为自己立下了目标,力争5年内建设超低能耗建筑204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10万平方米,推广光电建筑40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35年累计建设超低能耗建筑500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30万平方米,持续推广光电建筑,安装薄膜组件400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560兆瓦,是安徽最大的常规水电站装机容量的3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蚌埠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18年,以成龙命名的环保艺术展示馆开馆,馆内展示的艺术品,是成龙在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使用过的器材、电影道具,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再创作。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就有一些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我们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塑料制品将会和蚌埠历史上的很多工业产品一样,被摆进博物馆,成为蚌埠绿色发展的见证者。

实干成就“C位”

3月29日,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合肥举行。蚌埠市副市长陈忠卫介绍,自去年揭牌以来,蚌埠片区围绕硅基、生物基、新能源产业,深化制度创新,优化项目服务,强化企业集聚,新增注册企业637家,对比今年初,增长200%以上,已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540.8亿元。

按照蚌埠制定的目标,“十四五”时期,蚌埠要全面提升在全国、本省发展格局中的位次和影响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GDP力争突破4000亿元。

黄晓武说,目标已定,如何作答,唯有实干。“加快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努力以实绩答好‘C位之问’、以实力站上‘发展C位’。”

蚌埠上下深知,“C位”不能自封,“C位之问”,需要行动作答、实践检验,需要干事创业的激情。今年1月份开始,为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蚌埠开展“暖心回访”。回访对象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蚌埠市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回访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既加强对受处分人员日常监督管理,也及时向其传达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其重树干事热情,唤醒初心、重拾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为催生企业发展动力、激发市场经济活力。蚌埠从去年底开始,开展“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蚌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捍卫说,自己下基层不仅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解决市区上下班高峰期拥堵问题,还到安徽海勤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企业和园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蚌埠依托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214所等研发资源,加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合作,高水平建设各类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室,积极主动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津浦铁路跨过淮河,在蚌埠设站,连接中国南北交通。轰鸣的蒸汽机车,打破了蚌埠古渡乡集的宁静,结束了淮河岸边田园牧歌的时代,蚌埠很快居于安徽的交通、军事、经济“C位”。

进入新时代,面对全体市民重回“C位”的疑问和期盼,黄晓武说,答好“C位之问”,要把“干在当下”作为“谋在长远”的前提,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努力,躬身实干、埋头苦干、争先快干,让传统工业城成为低碳生态发展的新“珍珠”。

相关资讯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开展为疫情防控人员“送清凉”活动

中工网讯 8月3日,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涛一行赴峨山路收费站和芜湖南收费站看望慰问高速路口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他们送去防暑降温物品。高速路口慰问 张娟 摄 张涛表示,峨山路、芜湖南高速路口是全区严防外地输入的关键节点,是“外

蚌埠去年GDP同比持平,安徽省委书记称已到背水一战当口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等因素影响,安徽省蚌埠市去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GDP增速仅为0%。据蚌埠新闻网报道,2022年1月13日,蚌埠市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刚刚!蚌埠通报:发现1例阳性

来源:新安晚报刚刚,蚌埠市龙子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称发现1例阳性。通告全文如下:龙子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2022年3月29日,我区在火车站对省外来蚌人员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阳性,经复核和临床专家诊断为无症状

正在公示!蚌埠这个区将新建两所小学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8月24日,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网站发布两条规划公示,拟在淮上区新建两所小学,现将公示的具体内容公布如下:规划公示蚌埠市淮上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淮上区盛中路东侧、滨河路北侧建设蚌埠滨河小学项目。按照住房和城乡建

安徽博望区丹阳镇:乡村振兴新实践文旅兴村正当时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位于龙泉山脉和十里长山山脉之间,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全村占地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00亩,林地面积14000多亩,全村辖15个自然村,1056户,3224人。村庄历史文化悠久,既有河塘、欧城、安甸

安徽砀山:女兵荣立二等功喜报牌匾送进家门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日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为在部队荣获“二等功”的现役军人彭星辰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为其家属送上立功喜报和慰问金,并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图为在砀山南站热烈庆祝彭星辰光荣返乡在砀山南站,“热烈祝贺彭星辰同志荣立二

安徽安庆迎江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5人死亡

中新网客户端4月21日电 据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迎江分局官方微博消息,4月20日晚8时许,安庆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报,安庆市迎江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5人死亡。公安机关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和侦查工作。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图片来源:安徽省安

「史话中国」安徽·明光

明光市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原名嘉山县。明朝官方认定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盱眙太平乡在今安徽省明光市石坝镇太平集附近。明光地处皖东,境内山水纵横,景观秀美,资源丰富,“三山二水四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七湖六水老明光,三界四场跃龙冈

安徽明光宣判一起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十九年至一年二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涉黑组织采用公司化模式进行管理,通过非法放贷有组织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近日,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朱利军、戴辉军、王议价等13名被告人涉黑案,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妨害作证罪,数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黑龙江旅游网生肖羊运势网丹炉山资讯网Web3概念网益阳头条新闻网动漫资讯网安徽旅游网商会资讯网唯品会购物网海外移民资讯网金秀瑶浴官网新能源汽车网爱尔兰旅游网永州新闻头条网赵姓起名通宝典
今日蚌埠网-蚌埠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部、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蚌埠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
今日蚌埠 penwen.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