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1:04:18 | 浏览:505
安青网讯蚌埠市禹会区遵循防治并重的原则,坚持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积极探索“专业基地+教育阵地”的防控模式,建立训、筛、防、治的运行机制,构建综合防控体系精准发力,争取到2023年实现该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
积极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强化机制保障 筑牢完整责任链
该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搭好组织架构。区委、区政府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卫生健康等六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处理设在教育部门,负责协调推进。部门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领导小组防控工作汇报,推动重难点工作破局。
压实工作责任。印发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以“两个四”工作法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即明确责任“四个到”(任务到部门,要求到岗位,责任到个人,措施做到位);工作运转“四步走”(安排部署,检查落实,整改督办,激励问责),通过部门协同、守土尽责、查改奖惩的制度设计,实现工作闭环运行,助推防控工作形成合力。
建立调度机制。每月定期召开调度会议,通报工作落实进度,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统筹安排阶段任务,总结经验做法等。
聚焦问题准心 织密专业防控网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关键节点是科普、筛查和干预,这三个环节具有很高的医学属性,专业性成为非医务人员开展这类工作的主要障碍。建立防控教育基地。2019年,禹会区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共同开展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合作协议书》,成立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教育基地,基地设在该院医学视光中心,配有专业医师、验光师等志愿者,定期走进学校、走上讲台、走进直播间,开展师生近视防控知识宣教。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坚持每年为全区中小学开展免费视力专项检查,并建立视光档案。基地组织专业眼科医师,对所有裸眼视力低于1.0的学生发放视力异常情况反馈单。
实施个体干预策略。按照“校内筛查——基地复查——异常反馈”流程,建立学生视力保护早期预警、科学干预和制度保障工作机制。根据学生视力异常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四早”(早干预,早发现,早矫正,早治疗)措施。
用好教育阵地 打赢预防主动仗
宣教群体求广泛。该区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针对不同宣传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在学生宣教方面,主要发挥晨会、广播、宣传栏和家长会等阵地作用;在社会宣教方面,主要利用好“近视防控宣传月”、全国爱眼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家长宣教方面,主要依靠线上推送辐射家长;在教师宣教方面,邀请全国近视防控宣讲团专家开展巡讲活动,营造出社会关心、家长重视和学生参与的良好氛围。
视觉环境达标准。在新建学校时,该区将教室采光照明统筹考虑,纳入规划设计,确保教室合理照明。所有老旧教室照明设备、课桌椅一律按照要求进行更换。近两年投入277万元,为学校配备可调节的新课桌椅1.04万套。科学摆放课桌凳,定期调换座位,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课程要求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落实禹会区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意见》,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和体育课程;扎实推动“333”(每周至少三节体育课,每天上午30分钟体育大课间,每天下午30分钟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程表并规范开展;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足额保证。不定期采取教学视导、专项教育督导等方式,确保“两育两操”落在实处。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
考核评价树导向。今年5月起,按照“学校人人测,区内校校测”的原则,区政府决定对学生每月进行一次视力监测,视力测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将学生视力抽测结果和手机、作业、读物、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纳入对学校教育教学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
示范创建点带面。为更好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树立区域内近视防控工作先进典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蚌埠学校等三所中小学、幼儿园成功创建为省近视防控示范学校,在及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片,以片促面,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向全区所有中小学进行推广。
今年5月,该区入围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名单,这既是动力,更是鞭策。今后,该区将继续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持续凝聚思想共识,动员社会参与,狠抓责任落实,共同为“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尽锐出战,助孩子塑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和体育课程
□本报记者 谢婷婷 通讯员 施德兵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随着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准备去医院做近视手术;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了控制眼睛近视度数,或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对于以上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本市第四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梁静给出专业提醒。近视手术近
在今天(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0—3岁幼儿应禁用电子产品学前阶段,从加强户外活动、控制电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今天(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倡导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
近3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在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之前,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并明确今年的宣教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限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多方位更细致地布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上海对于儿童近
“眼科专家提醒,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那些口口声声宣扬‘近视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骗子。”□冯军福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呼声都会再度高涨起来。然而,略显尴尬的是,最近有媒体曝出,一位家长因为急着给孩子恢复视
如今可供选择的近视眼镜有很多,作为时下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热门眼镜,近视离焦眼镜和OK镜备受青睐。但是,到底谁才是近视防控的NO.1呢?今天,希小玛就给大家从各方面分析分析~近视离焦眼镜、OK镜有什么区别?两者都是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较为科学的手